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科研界“扫地僧”首登Nature背后是这样的“武林世界”
时间: 2024-07-12 22:23:18 |   作者: 产品中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举行,中国突破历史荣登金牌榜榜首;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这一年,一位短发女子拖着行李箱出现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只见她脸上挂着和蔼又自信的笑容,大步走出机场的大门。她就是刚刚从新加坡回国、特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部长,这个小小帮派中的“武林盟主”——陈萍。

  此前的她在新加坡颇有成就,曾就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助理教授及副教授,获得过淡马锡青年科学家奖、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等,是氢能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在这一年,她接受化物所前任所长包信和院士和张涛院士的邀请,放弃高薪回国,带领“扫地僧”徒弟们开创全新的“武林世界”。

  十五年后,她和弟子们研制出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并提出了抑制混合导体中电子电导的新策略,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该篇论文的一作是大连化物所博士后、被誉为“扫地僧”的张炜进和博士研究生崔继荣。

  大连化物所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陈萍继续在氢化物这一研究课题上“大展身手”,从最初的储氢材料研究到后来的化学固氮,再到如今的H-离子导体,陈萍团队将金属氢化物的特性和功能范围继续扩展,使之持续在新的领域展现潜能。

  而在“武林世界”比拼的过程中,陈萍从来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一直以来,陈萍最珍视的就是这些“徒弟们”,她对任何一个人都如数家珍,提起科研方向和个人特点都能娓娓道来。

  “比如这次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人张炜进,在我们这里就有个特别的‘身份’。”陈萍提起学生笑呵呵地说道。

  张炜进,大连化物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博士后,江湖人称“扫地僧”。北京时间2023年4月5日,由张炜进和博士研究生崔继荣担任一作的研究工作成功登上Nature,这位“扫地僧”的真面目才慢慢浮现在世人眼前。

  为什么被称作“扫地僧”呢?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曹湖军副研究员解释道:“就像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一样,平常名不见经传,但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这次的研究成果,陈萍认为是科研“扫地僧”的大放异彩:“只要瞄准方向,持续前进,肯定会有收获。”

  “从硕士到博士我一直都在做锂铁三元氢化物的研究,但是一直没什么进展,整整五年都没有发表文章,那几年就很迷茫,也不清楚自己该去做什么。”张炜进告诉《中国科学报》,“这样一个时间段陈老师对我说‘艰难困苦是上天给你的财富’,这句话到现在都一直鼓励着我。”

  陈萍这些年对张炜进在研究上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在生活上,她也是张炜进的“人生导师”,对科研“从容不迫”的态度影响着张炜进的研究风格。

  “5年前在一次实验结果分析时,我们得知氢化物材料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H-D同位素交换反应,这一有趣的现象促生了我们对氢负离子传导这一课题的设置。张炜进博士选择了这一极具挑战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我很欣赏这种科研勇气。”陈萍说。

  前几年研究进展并不顺利,直到两年前,张炜进和团队偶然发现通过机械球磨法,把氢化镧颗粒放到球磨机(类似滚筒洗衣机)里,让它们在“洗衣机”里以很高的速度旋转、翻滚、碰撞,使得氢化镧破碎、变形,形成畸变的纳米晶。这种晶格畸变可以导致材料的电子电导率相比结晶良好的氢化镧下降5个数量级以上。特别的重要的是,晶格的改变对氢负离子传导的干扰并不显著,可在“震”住电子转移的同时,仍旧“维持”氢负离子通过协同迁移机制快速传输,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提起登上Nature的感受,张炜进说:“感觉还是很高兴的,但这不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他最开心的时刻,是两年前在实验室首次发现了氢化镧的优异性能,就像小王子发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玫瑰花一样兴奋。

  像张炜进这样深藏不露的“扫地僧”并不是陈萍团队的个例,多年磨一剑在科研中也并不少见,而学生对科研的看法和态度是陈萍关注的重点:“从培育学生来看,首先要明白他们是否有做研究的热情,能不能明白科研对人类的意义。我特别珍视那些把科学研究作为人生追求的学生,愿意帮他们成长,相信他们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发文章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实验现象本身,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才是我选择科研的最终的原因。”张炜进说道。

  “虽然我的目标一直是想实现氢化物材料的应用,但我认为基础研究是应用突破的关键和灵魂,只有更好的理解了氢化物材料的本质,才能把它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更好地利用。”曹湖军说。

  一群对科研痴迷的“探索家”聚在这个小小“江湖”,从零开始迈步,一点点走入了璀璨的武林新世界。

  未来,陈萍团队也将继续在氢化物领域深入探索。“其实我们前几个成果都有‘偶然性’。在做储氢研究的时候,我们偶然发现了某些材料在放氢的同时也产生氨,就想到要做氢化物固氮。而在研究固氮时又发现氢化物能够直接进行H-D交换,从而引发我们研究氢负离子传导。这些看似非主流的实验偶然现象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产生新的想法,推动了后续的相关研究。”

  当被问到最骄傲的成果是什么,陈萍不假思索地回复道:“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