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674998789
地址:河南焦作·温县产业集聚区
“艰险岁月里,为己即是为家,为国亦是为家。”与秦时无两的明月照在如今的遗址上,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和普通民众对家的情感,与两千多年前枕戈达旦的秦军普通士兵并无两样。
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鲜活的人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生,他们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和互相交流的成果,共同、慢慢地垒就了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中国何以成为中国?对文明、根基和血脉的溯源,中国人从未停止,但要用让普通民众能一览全貌的方式解读“何以中国”这个宏大命题,并非易事,在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看来,对这一命题的探究也是中国考古的根本使命。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在东方卫视开播,纪录片邀请严文明担任学术总顾问,近百位中国考古学专家组成最强学术顾问团。
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何以中国》第一、二集播出后立即得到了各界一致的高度评价。已先期看完全系列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怀颖称《何以中国》是“历史考古类纪录片的里程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至四期首席专家赵辉认为,“《何以中国》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对万年以来的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和清晰的叙事,同时整部作品还力图展现了“何以中国”之“何以”的深刻内容。这是我所见到的其他同类题材作品没能做到的。”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更是赞赏纪录片所蕴含的文化自信的力量:“当我们中国人了解了自己的历史以后,就会对未来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
《何以中国》也创下了纪录片播放的一个纪录,开播至今,始终同时高居优爱腾三家核心互联网纪录片热度首位和热搜首位。优酷站内开分9.8,成为优酷纪录片频道始建以来最高开分;热度突破7000,也是优酷纪录片频道始建以来最高热度;其在qq视频站内评分高达9.5,与热播的BBC大片《地球脉动》齐平。根据美兰德视频大数据,该片连续两周位列热播全网纪录片融合传播指数榜第一,美誉度达到100分。纪录片中文版在海外平台播出时,播出量迅速上升,并赢得了海外华人广泛称誉。
在第一集《秦汉》中,纪录片通过沉浸式历史复原的方法,根据大量考古资料搭建场景,邀请演员参演,致力于还原先民最真实的生活面貌。用实景拍摄的画面和厚重有力的解说,将使臣、将军、和亲公主、普通士兵的经历娓娓道来。
从不同性别、阶级的人物切入,又触及地理环境、人文等多个角度,《何以中国》一展当代史学对多元一体和社会史的关注。纪录片结合考古成果“透物见人”,慢慢整合起秦汉大一统在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各领域的实现。
镜头切到安陆城外“睡虎地”四号墓里的一封家书,观众透过木牍看到了20多个世纪之前,秦军普通士兵黑夫和惊对家人的牵挂、以及对和平、统一的向往。普通人的情感,跨越2000多年仍能引发共鸣。
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黄尧饰演的西汉解忧公主带着坚毅的眼神,远赴乌孙国和亲,这位来自长安的少女在从未见过的苍茫景象中,枕着猎猎风声入睡,一待就是五十载。
她曾嫁三位乌孙王,亲手筑起稳定的地域连接,也在突变的局势中难以入眠。作为一个女性,她在政治漩涡中成长,不负使命,为乌孙与大汉友好交往、连接西域各国做出重要贡献。晚年的她,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
解忧公主和三个儿孙一路向东,归家的车辙出现在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周围的路面上。胡歌饰演的啬夫弘在这处邮驿机构任职了十八年,他曾目睹死在异乡的戍卒被带回家乡长眠,也见证着青丝变白发的西汉公主朝着长安迈进。
这位“基层干部”在丝绸之路古道上负责传递官方文书、军情急报,接待往来的各级官员和各方使者,他的窗外有漫天黄沙,也有不间断的归乡队伍。斗转星移,1987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首次发现了悬泉置遗址。透过此地出土的汉简,人们得以一窥西汉时期边郡地区的面貌。
“他们曾眼望星辰,他们曾背负长天,他们曾跋山涉水,他们曾生死离别,他们曾在不知觉间,成为今日中国的奠基。”纪录片用动情的讲述,把观众拉回了“何以中国”这个问题。
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此前有不少细说中华文明的纪录片都选择从商周启幕,纪录片《何以中国》为何选择从秦汉讲起?
“采取了倒序方法,但不是完全倒叙,而是由秦汉溯源,呈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实现,(第二集)直接引回摇篮阶段,再开始慢慢地呈现这一波澜壮阔的文明发源、发展过程。”《何以中国》学术策划人、联合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告诉观察者网。
历时三年参与项目的学术策划,李新伟对《何以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他个人最推荐的是第三集《星斗》。满天星斗闪耀的阶段,区域间日趋深化的交流与互动,为一体化的未来积蓄着力量。
从第二集《摇篮》里少年的故事,到第三集《星斗》行走山川间的两位青年,李新伟在与导演组的讨论中,产生了串联的想法,以此暗喻“中国的人格的成长”。
“整个纪录片希望让观众对文明起源产生一种亲切感,所以并非简单地罗列考古资料,而是用一些故事串联起整个文明的发展脉络。”在李新伟看来,文明开始成长、将要形成的时期,具有像少年一样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中国史前时代一个特别灿烂的转折期,“中华文明的成长,就像一个人的成长。”
在《何以中国》里,这样的艺术设计让人们看到考古学者感性细腻的一面,为带给观众文明初生时期的质感,让观众融入文明创生阶段,既需要丰富的考古成果,也需要丰富的情感。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李新伟的老师教给导演团队的研究方法,但“想到的东西才能挖到”也是考古人熟稔于心的功课,“考古工作者既要严谨,也要有想象力,同时把握好感性和理性的尺度。”
“如果挖一个距今五六千年的房子,要想象这个房子最初还是一片平地的时候,第一步做了什么,第二步做了什么,这个房子如何逐渐建立起来。有了这样一个构想,才能去分辨土色,才能去解读不一样的颜色的土哪个可能是墙基,哪个可能是柱洞,哪个可能是房顶倒塌留下的痕迹。要有对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的想象,才能够辨识许多重要的遗迹现象,才能够真正地完成发掘。考古如果没有想象,很多迹象是不会发现的。”李新伟介绍道。在李新伟指导下,《何以中国》导演和美术团队复原了仰韶时期西坡的聚落中心史前大屋,当红色的房屋在一缕日光中逐渐亮起,一场5000多年前的神圣的公共仪式活动即将在这里上演,让人平添几分敬畏和震撼。
在《何以中国》里,导演组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倾注心力对先民生活场景进行了复原,第二集《摇篮》播出后,悲伤的下葬仪式、隆重的祭祀场景,给许多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历史体验和心灵的触动。隔着时间的鸿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跨越历史长河。
又如胡歌饰演的啬夫弘的形象。通过对西汉晚期壁画、西汉早期陶俑中人物的研究,能够准确的看出,西汉服装的变化不大,基本是过膝的外衣加长裤的组合。啬夫弘的整体造型(包括小胡子)就是参考徐州北洞山楚墓陶俑(西汉中期约武帝时期)的形象来制作。
网络上诸多观众好奇为什么胡歌头戴吸睛的“小红帽”,其实,这样的冠在秦至西汉晚期都是很常见的;咸阳杨家湾西汉陶俑的帽子实际上也是红的,只是氧化后难以辨认,徐州北洞山报告里是“绛紫”,即暗紫中略带深红的颜色。西安茅坡邮电学院陶俑中仍保持着清晰可见的红色。
啬夫弘在片中用到的毛笔、研磨石自是按照出土文物进行复原;手里的削刀是汉代书刀常见的形制;丸磨则是根据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样子做的(南越王墓也有类似的出土)。
以考古发现奠定历史场景复原的真实性,以演员的艺术表演以及灯光摄影在氛围上的艺术营造,塑造一种真实感,是《何以中国》的一大特色。该片通过向公众讲述故事的方法,呈现历史,沉淀深刻情感。
如此设计对脚本的构思和撰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新伟坦言,想讲好故事,想提供细节,就需要非常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反过来也会促进考古工作者的工作,后者往往在此过程中注意到被忽视的细节,探索出新的研究方法。
对于纪录片最后的呈现效果,李新伟笑言,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完成脚本以后,我都怀疑能不能被完整地呈现出来……如今纪录片做到了一个全景式的展现,深沉厚重,但又鲜活生动,这在博物馆特别难看到,连我们考古工作者以往都没机会看到。”
“我们挖出来的,一般人哪看得见呢?”这也是《何以中国》学术总顾问严文明此前的担忧,让考古的成果辐射到老百姓,正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也是考古工作者的追求,“不是为讲历史而讲历史,而是古为今用,找出我们民族的发展究竟往哪儿去。”
从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讲到秦汉大一统帝国时期,纪录片贯通文明血脉,探究“何以中国”。
据李新伟介绍,除了宏大叙事,《何以中国》区别于其他考古题材纪录片的一点是:与考古学最新研究成果紧密结合。
以第二集《摇篮》为例,内容涉及中国农业的起源,最初对作物的驯化就包含了浙江上山文化的最新发现,包括对北方最早定居村落的最新研究,以及对古DNA与遗传学的研究成果。纪录片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力求展现最新考古知识,后续还会呈现近几年被评为“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成果,比如山东焦家遗址。在李新伟看来,当那些墓葬里的器物被陈列出来,用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带来的是一种震撼。
纪录片《何以中国》分为《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交出了一份宏大、生动的时代文化答卷。该片入选中央宣传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建设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
前两集播出后,纪录片立意、画面、文案和配乐备受好评,有历史爱好者“狂喜”。
“虽历五千年而不老,中国依旧如旭日朝阳。”正如首集节目最后的画面,一轮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愈发夺目。从陶寺、石峁到二里头,中华文明的核心不断向中原聚拢,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矗立东方,从历史中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