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674998789
地址:河南焦作·温县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研发技术有效提升了柳工集团产品绿色智能、国际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图为柳工集团装配车间。经济日报记者 牛 瑾摄
图为柳州市区景色。百里柳江穿城而过,宛若百里画廊,青山碧水蓝天,刷新了人们对这座工业城市的认识。李 斌摄
2017年4月,习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作为广西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柳州坚决贯彻落实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一方面,作为工业城市的柳州,经济蒸蒸日上,一大批制造品牌驰名海内外;另一方面,作为山水城市的柳州,山清水秀,让人流连忘返。在探寻二者的相得益彰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柳州的魅力。
柳江,从云贵高原出发,经壮侗苗瑶的山山岭岭,浩浩荡荡奔流而下。它在柳州拐了个弯,怀抱着一方热土,孕育了柳州人。
关于柳州,你会想到什么?是“国民神车”五菱宏光、刷屏的“网红”柳州螺蛳粉,还是柳钢、柳工等一众制造业“大咖”?没错,柳州是它们的诞生地,柳州是一座以工业而闻名的城市。
然而,还有让你想不到的。柳州在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中水质排名第一;今年1月至2月,继续保持着领先。
那么,问题来了。柳州偏居西南一隅,怎么就弄出了蜚声中外的一款款产品?贴上工业标签的城市,在水环境质量上怎么就拿了第一?
以广西1/13的面积、1/12的人口,创造了(约)广西1/4的工业总产值,柳州是无可争议的西南工业重镇。然而,这座工业城市不是灰色的,而是绚烂的;不是机械的,而是灵动的;不是平淡的,而是诗情画意的。
柳州工业有百多年的历史,很早就享有“桂中商埠”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前,柳州制造出广西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1958年,承接国家实施的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厂、柳州联合机械厂等“工业建设十大项目”;改革开放后,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全国城市中声名鹊起,一度成为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由此,柳州拥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工业历史博物馆就不足为奇了。馆内牛头刨床、鳄鱼剪床、球磨机……油亮威猛的“钢铁巨兽”让人目不暇接,见证了柳州工业百年激荡的历程。
当老工业基地不堪重负,信息化浪潮席卷翻滚,搞工业一时间似乎不如原来那么吃香了,但柳州的历届决策者却初心不改。“工业是柳州的命脉、是立市之本。我们要做的,是培植好具有柳州特色的‘工业树’‘产业林’,建设工业强市。”柳州市委书记吴炜告诉记者。
当年的柳州拖拉机厂,在国内同类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时,通过持续技术创新,生产出了柳州历史上第一辆微型货车,开创了柳州在微车领域一路领跑的历史。而今的柳州,规模以上工业公司突破1000家,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的整车生产企业,五菱、宝骏、风行等汽车品牌驰名中外。上汽通用五菱自建厂以来,产量已突破2300万辆。
柳州人爱工业、懂工业、拼工业。凭着这份爱、这份懂、这股子拼,不但在传统重工业领域做得风生水起,而且以工业化思维孕育出了屡屡登上热搜榜、频频出现在各大直播间的“柳州螺蛳粉”。通过开发生产线,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保护,让螺蛳粉挣脱了小作坊。据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建功介绍,短短6年多时间,袋装螺蛳粉产业从无到有,2020年实现出售的收益近110亿元,带动配套及衍生附属产品营销售卖收入超过130亿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出口总值达3038万元,是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35倍。不少人点赞: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柳州螺蛳粉是“中国经济有韧性的一个缩影”。
28万株洋紫荆竞相绽放,将城市装扮成花的海洋。平流雾起,江如玉带,青山滴翠。仿佛神仙拿了画笔,绘出的锦绣一般,亦幻亦真,如梦如醉。
百里柳江穿城而过,将江滨公园、柳州文庙、蟠龙山公园、窑埠古镇、江岸飞瀑、江中喷泉如一粒粒珍珠串起,宛若百里画廊。
一江碧水,还引来水上摩托世锦赛、F1摩托艇世锦赛、内河帆船赛等知名赛事,让柳州成了“水上运动娱乐之都”。
这些画面,定格在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庞卡的镜头中,“一辆车、一江水、一枝花、一碗粉”是柳州人说不完的故事。
来柳州旅游的人说,“过去不愿意来柳州,来了也想着赶紧走。现在是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柳州人现在敢放这个话,“柳州,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
工业排放向来是污染大户,作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随工业总量的扩大,如何在发展当中克服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和损害,一直是中国工业部门着力破解的难题。
“现在从总体看,中国工业污染这个大老虎是被关到笼子里了。但从长期看,工业治污是需要持续投入的。”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司司长张波说,柳州水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观察窗口,说明当地以水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绿色发展的成色足了。
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绿色发展的成色足了。为什么全国水质排第一的是工业城市柳州,至此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然而,柳州这一转变并不轻松,实打实地持续了30年,其中有过争论,有过艰难的抉择,也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最后靠着执著、信心与勇气一路走过来。回顾30年治污历程,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今天工业柳州的山水为什么这么好。
往事并不如烟。有那么一段时间,柳州这座城市是灰头土脸的,甚至在全国挂了号。那时,顶着全国四大“酸雨之都”的帽子,柳州人难堪得抬不起头。
与柳州工业历史博物馆毗邻而建的柳州生态宜居馆里,一封1991年读者给当地媒体的来信这样写道:
“仅5月底一场酸雨,市郊农作物受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柳北郊外白露、长塘乡屯的瓜地菜地被酸雨袭击后严重枯萎;市红星园艺场职工种的数十万株西瓜、蜜香瓜,叶子变黄,藤蔓枯干。尚未成熟的瓜果纷纷脱柄,就连蔬菜基地的辣椒、西红柿、四季豆也全枯死了……”
“人一旦被酸雨淋了,头皮就会发痒,皮肤就会起疹子。雨水最酸的时候,都能接近食醋的酸值。”干了30多年环保的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福对当年的场景记忆犹新,“典型的‘十雨九酸’,市区周边许多山峰变成了光秃秃的‘白头山’”。
柳州地处盆地,常年静风频率高,大批工厂又坐落于市区,混杂在居民区中。位于城市北部上风处的几家大型重化工企业,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废气难以散去,是城市雨“酸”的根本原因。化工、冶炼、造纸、食品等生产企业,长期超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不仅如此,燃烧劣质煤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那时的柳州市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烧煤,深受其害的市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酸雨的制造者。
每一场酸雨,柳州人心里也是酸酸的,都会催生出一股城市焦虑。酸雨要是不治理,这个城市是没有前途的!然而,工业城市必须发展工业,发展工业必然产生废气废水废渣。这岂不是“压下葫芦起了瓢”?鱼和熊掌能兼得吗?柳州市的决策者面临着要工业经济还是要生态环境的艰难抉择。
柳钢、柳化、柳电,这3家大企业既是纳税的排头兵,也曾并称为柳州三大污染户——一边在贡献丰厚的税收,一边在环保方面备受市民诟病。
新世纪初,面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包括首钢在内的许多大钢铁厂纷纷外迁。柳州也出现了“要柳钢还是要柳州”的大讨论。按照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网格化管理,柳钢所在区域的排放限值,决定了柳钢以当时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终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柳钢的未来在哪里?
社会大讨论让共识“出笼”。“要柳州,也要柳钢!”柳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既要全力发展工业,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柳钢也下定了决心,“既要柳钢,又要碧水蓝天”。“当时有一句话,我们说‘不搞好环保,柳钢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柳钢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甘贵平说。
习多次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久久为功的事情”。
共识有了,“久久为功”的过程开始了。从强制淘汰工艺落后的工业锅炉,实施管控二氧化硫排放措施,将总量控制区内的重点二氧化硫排放源全部纳入有效监控和管理开始,进而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气化率降低用煤率;改变“工厂在城中,城在工厂中”的布局。严把“进口关”,对工业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柳州走的每一步都不轻松。
高硫煤不能烧了,而烧好煤企业会增加成本。赵福说,刚开始企业表面上答应得很好,暗地里却在糊弄和应付。当时分管环保的副市长下到企业一家家做工作,“这是很少见的”。若是还不达标,就进行社会曝光;曝光还不行,更强硬的措施就会跟上。让赵福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公司一次被罚了1500万元,通过政策逼着企业治污。
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这“四个一批”的铁腕整治,如同罩在排污企业头上的“紧箍咒”。几年前,柳化、柳电在完成使命后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最初的自我加压管控排放,到后来国家层面对排放指标进行考核,赵福的感觉是两力合一力,环保工作迎来了最好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柳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1992年柳州98.5%的降雨是酸雨,那时候的工业总产值是100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空气优良率高达96.7%。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综合判断环保与经济的关系,不能依赖传统的线性思维和工具,不能仅看局部和短期利益,更不能只是关注部分群体的利益。”吴炜说,“只要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处理好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结构维度的关系,就能够推动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年的讨论,到今天交出了漂亮的答卷:据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2月,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22亿元,同比增长55%;柳钢集团完成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25%。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习的这句话,让在治污之路上多走了些年的柳州人熟稔于心。
既要柳州——柳州人民的柳州,也要柳钢——柳州人民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样的战略抉择,就是算清楚了这笔账。而且,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如何变废为宝?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只要钢铁企业开工,这些“副产品”就会如影随形。怎么来降低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是柳钢最先解决的问题。对症下药,柳钢有自己“以废治废”的药方——用焦化自产的氨水做脱硫剂脱除烧结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走进柳钢集团柳州本部,记者看到,错综复杂的清洁系统如同一双神奇的魔术手,给进入其中的工业废气进行脱硫“洗澡”。一通操作下来,脱硫效果可以达90%以上,不但过去的“大黄龙”不见了踪影,高耸的烟囱中冒出洁白的水蒸气,生成的硫酸铵还可用作肥料产生经济效益。
环保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只有不断寻找更优的解决之道。“近两年,在氨法脱硫的基础上,柳钢自主研发出新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经过一年的运行,各项指标达到了超低排放的要求。”甘贵平说。
关上污染的门,多开绿色发展的窗。除了治气,还要治水——厂区之内建设废水处理站,实现废水不外排。目前,柳钢每年回用水量5000多万吨,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达98.3%以上,能够说是除蒸发的水汽外都回收了;吨钢新水耗1.76吨,全国同行业这一指标平均约为3.3吨。“柳州属于丰水地区,我们要是抽用新水,吨钢成本为0.31元,现在废水净化处理利用的吨钢成本要远高于这一个数字。”甘贵平和记者说,伴随技术更迭的,是资金的持续投入。近10多年来,柳钢集团柳州本部累计投资近100亿元对“三废”实施全面治理并开展超低排放改造,而目前一年的环保运行的成本就超过20亿元。这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成本,而且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甘贵平坦言:“我们宁愿多花钱来处理废水,也不要让废水外排;必须多投入做好环保,决不能破坏环境。”这一席话,道出的是企业家的一种理念、一种担当、一种境界。
科学技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做优、做精钢铁主业,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未来的发展,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柳钢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施沛润和记者说,“十三五”以来,柳钢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实现了从“精耕碳素钢”到“进军不锈钢”的历史性转型,试制开发了84个新产品,推广应用了88个新工艺新技术,连港珠澳大桥等一些国之重器也用上了“柳钢造”。
“绿色发展不是柳钢的掣肘,而是新优势、新动力。”这样的结论,有对比作支撑——
1991年,柳钢年产钢49万吨;二氧化硫总排放量达7166吨,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66千克;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673吨,吨钢COD为3423.4克。
到了2020年,柳钢年产钢1423万吨,是1991年的29倍,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下降到5365吨,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约0.38千克;COD排放总量下降到232.1吨,吨钢COD为16.31克。
不只柳钢,在取与舍的抉择之下,慢慢的变多的企业用守牢生态红线的“定力”激活发展的“想象力”,向高水平发展迈进——
柳工集团与柳钢集团“同龄”,是装备制造领域的“湖”,也是不断制造惊喜的“新生代”。在柳工的中国极地科考工程机械实验室,记者看到,该实验室可模拟零下50℃至60℃的环境,助力柳工研发出低噪声、低油耗、高可靠性的极地科考重器,减少了对极地环境的干预,保护着企鹅的家园。
目前,柳工新一代绿色纯电动、智能化装载机、挖掘机已成功推向市场,并应用于川藏铁路等极限工况。2019年全国首台5G智能遥控装载机856H在柳工诞生,实现了从北京到柳州2000公里的超视距遥控。
从前,柳工的一些核心零部件,被国外限制和“卡脖子”。为摆脱这种不利局面,柳工近年来进行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布局,目前基本的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均掌握在自己手里,传动件、发动机、铸件、控制器等部件的研发水准不断提高,其中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减振降噪、智能控制等研发成果的应用技术在世界领先。
“这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有效提升了柳工产品绿色智能、国际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柳工研发将持续探索智能化、电动化、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全方面推进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逐步提升工程机械产业链竞争力。”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监测首席技术官黄遂告诉记者。
不仅传统产业加速转型,而且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制药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落地,工业整体的高水平发展为淘汰落后产能增添了底气。柳州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相互促进,绿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鲜明底色。
人类文明,因水而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换一句话说,中华文明也是大河文明。柳江、柳州相生相息。柳州的好山好水是大自然的馈赠,也需要人们用心呵护下的后天保养。如何治水,决定了柳州的未来。
从污染排放源头上,牵住工业这个“牛鼻子”,走高质量发展的路。与此同时,对那些历史留下的环境包袱,不仅要解决掉,还要寻到持久的治理良方。
污染在水里,根源却在岸上。柳州生态宜居馆中的一张张老照片仿佛诉说着过往——在污染不设防的年代,37个工厂和城市的排污口污水直排柳江,每年流入柳江的废水量多达3.5亿吨以上。
水是流动的,决定了治水要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摆脱“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局面。
脉号准了,就要对症下药。“我们启动了‘史上最严’排污准入机制,遏制污染的源头,建成了五大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管网超过1000多公里,对城市37个排污口进行截留,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1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有4个。现在,全市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在74万吨左右,接近40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柳州市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王鸿鹄有本明明白白的账。
汇入柳江的竹鹅溪,是柳江河市区河段最大的支流。对住在柳南区新云村的朱炳良而言,这条小溪是他童年最亲密的“玩伴”。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竹鹅溪里游泳长大的。但后来的孩子们却没有了这样的经历,“这么臭的水,怎么能游泳”。
“上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很快,竹鹅溪沿岸建设了密集的工厂、住房,工业和生活的污水直排河沟。慢慢地,竹鹅溪的水变得浑浊不堪,甚至散发着臭味,人们从旁边走都要捂着鼻子加快脚步。整治势在必行,竹鹅溪综合治理工程就是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启动的。”柳州市住建局市政公用科副科长韦福轩说。眼下的竹鹅溪变了。通过采取排污口截留、河道整治、老旧管网改造等措施,竹鹅溪的水体逐渐净化,成为广西首个“销号”的黑臭水体。临近黄昏,居住在附近的老人悠闲地聚在岸边聊天打牌,儿时的美好情景又重现了。
洛清江是柳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暮春时节,泛舟其上,一片接一片的海菜花盛放眼前,洛清江成了一条开“花”的河。“海菜花被叫作‘水质风向标’,在Ⅱ类以上的水质中才有机会出现。”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党委书记韦家东和记者说,“水质变好,不仅有了海菜花,还引来了‘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这也是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现存总数不超过2000只。不久前,一群红嘴红脚、褐色脖颈的中华秋沙鸭落在江面,特别好看。”
与城市相比,农村居住分散,原有基础设施不足,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难度更大。“现在,通过污水管网,附近村屯的生活垃圾污水会集中到镇上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一些偏远的村屯管网覆盖成本过高,就通过建设针对村屯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处理问题。”据柳州市鹿寨县住建局工作人员李武龙介绍,鹿寨县还创新实践了黑水(厕所粪污)、灰水(洗浴水、厨房等生活垃圾污水)、白水(雨水)“三水分离、分开收集,逐级处理、多次利用,全程无动力、运维低成本”的农村黑灰水处理利用新模式,让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就地利用、就地循环。
2017年,柳州市明确了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河长,市、县两级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的工作体系,为全市3554条河流设置了2010名河长。
让河长有名、有实、有能。柳州市水利局副局长蒋勇和记者说,“近年来,整治河湖乱采、乱堆、乱建、乱占的‘四乱’问题有了明显成效,与河长制落地生根是紧密关联的。”除了日常巡河履职,按照工作流程,接到群众举报的涉水问题后,河长办会致函具体负责的成员单位要求解决,问题处理前和解决后都要拍照存证,并在七个工作日内给河长办反馈,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管理的机制。
除了河长,柳州还有一支水上综合执法(水上保洁)队伍,他们被称为“水卫士”和“清道夫”,守护着柳江市区段近50公里的水域。由城管集中行使部分水上执法权、由防汛机动抢险队提供保洁服务,据说,这在全国都属首创。
登船、启动、出发……记者跟随他们,开始了水上巡逻。江面之上,加长版的网兜、竹筐、冲锋舟,两人一组,是人工打捞江面垃圾的“标配”。而机械化保洁船,则如张开的“大嘴”,可以“吃掉”柳江主河道上漂浮的各种垃圾。“我们现在有将近30艘的保洁船,包括8艘机械化作业船,每天清理上来的约130立方米的各种垃圾,压缩、转运以后会被运去填埋。”柳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大队长韩绪军说。
春日柳江,碧波荡漾。一张既密又牢的治理保护网,让柳江水来也清去也清,清许如鉴,映照着船上游人开心的笑脸和蓝天白云悠悠。习习江风中,亲水步道上、紫荆花下,徜徉于柳江之畔,鸟语花香,山景、水景、城景,景色宜人,相映成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习的科学论断,在柳州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在其背后,是万千柳州人合力在行动、推动和联动。
滴水穿石见真功。从“十五”时期“碧水蓝天”工程,“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理念,到“十二五”时期山水美、环境美、形象美、气质美、和谐美和人人都有好发展、家家都有好保障、个个都有好身体、天天都有好心情、户户都有好生活的“五美五好”目标,再到“十三五”时期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已然开启的“十四五”新征程,柳州市瞄准推进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元工业强市的目标,积极构建汽车、钢铁、机械、化工及日化、轻工5个传统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与制药、生产性服务业5个新兴起的产业的“5+5”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持续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制度系统集成才能发挥高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全区重点企业和市区集中工业园区污水全天候、全流程、全方位监管;对涉水企业和事业单位实施环保黄红牌警示管理办法,对列入环境违法黑名单企事业单位,采取综合性惩戒措施,并纳入柳州市社会信用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不再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操心的事儿,很多部门都在部署关于污染防治攻坚的举措。柳州市水上综合执法(水上保洁)大队大队长任有国和记者说,拿推动渔民上岸这件事来说,就有水上执法、住房保障、就业安置等多个部门去参加了,为的就是保柳江清澈、护人民生活。
同饮一江水,共食柳江鱼。水是流动的,如果治水只管一段是不行的。坚持流域联控与区域防控相结合,打造全流域共管模式。王鸿鹄说,早在2015年,柳州市就牵头联合来宾市、河池市建立全区首个跨区域协作机制,从水环境保护、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等8个方面,探索协作机制,实现流域共同保护、上下游共同治理;去年,又与贵州省黔东南州签署协议,建立了两地河长联席会议、河长制信息共享、河长联合巡河、案件协作、联防联控联治协作等五大机制。
一靠法治,让制度成为“有牙齿的老虎”。柳州充分的发挥地方立法权作用,首部实体法《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今年3月刚刚经人大审议表决通过的《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都在聚焦生态保护。同时,还在河长之上增加检察长护航,“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将柳州市河湖管理保护存在的明显问题纳入公益诉讼,开启了探索依法治河新模式。
二靠科技,让监管耳聪目明手快。建立河湖动态监测监督管理机制,柳江干流河道有了“天眼”。在柳州市水利局,打开监控屏幕,一期24个监控点的情况一览无余,调取白沙乡水山屯灯塔旁监控点的图像,眼前的水面空旷平静。“以前采砂船横行,最猖狂的时候连白天都有采砂船作业。2018年有段时间,几乎天天都会收到举报。”柳州市水利局河长科科长刘杨说,“河道天眼”方便工作人员对河道监控和取证,极大提高了精确治理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靠群治,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坚持全民共治,柳州着力实现导向清晰与多元参与同曲同工。柳州市大小江河都有环境问题举报二维码,群众可实现一键举报。全市共有生态环境保护类志愿者5.2万名,每年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巡河护河”等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100多次,参与人数5000多人次,实现了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历史性转变。
合力无形而强大,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担当、社会同心,手挽在一起会怎样?
走上柳州街头,五彩斑斓、造型小巧的上汽通用五菱产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就连共享汽车、警务用车中,也有它的身影,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柳州工业发展新的风向标。
“宏光MINIEV的市场需求太火爆了!我们车间每天两班不停歇,工人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仅在返修调试工段,经我们手出去的新车一个班就有上百辆。”在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新能源总装车间,青年职工符周说。
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宏光MINIEV的销量达1.7万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1月份夺得全球单一新能源车型销售冠军之后,这款车型又创下了新纪录:上市200天,销量突破20万辆大关,相当于平均每天卖出1000辆,成为全世界小型新能源汽车销量纪录创造者。”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助理梅胜军告诉记者。
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代步工具?上汽通用五菱求问市场。从调研客户的真实需求入手,到投入新能源体验车、完成产品深度体验,他们挖掘出用户刚需,直击新能源汽车使用场景的诸多痛点,成功打造“城市出行新物种”。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难题怎么破?柳州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加强政企合作、停车优惠、施划专用停车位、充电电价优惠、上牌绿色通道等扶持政策包,构建起适宜新能源汽车“新”的生态,形成了推广上的“柳州模式”。
政府与企业凝聚起的合力,也是柳州近年来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结果。2020年,柳州新增新能源汽车31918辆。该市汽车电动化率达9.5%,电动汽车出行率约30%。截至2020年底,柳州市共上牌新能源汽车8.29万辆,新能源汽车拥有量走在了全国前列。
不难看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水环境治理体系,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大保护格局,正是柳州绿色合力源源不断凝聚的强大引擎。
绿色合力之下,更多火热的实践等待被创造。对柳州来说,有关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共振的探索也不会停止。
健全和完善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者效益协调的空间格局、产业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举措,正蹄疾步稳地向纵深推进。
到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202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万亿元;通过“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的重大机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植好具有柳州特色的“工业树”“产业林”……是柳州要奔赴的下一个目标。
传统汽车、机械、钢铁三大支柱产业比重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比重过小的产业体系还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这样的形势,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如何突围,如何开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
“企业为何需要来柳州投资兴业?人才为何需要来柳州安家立业?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答案中的重要一项。”吴炜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生产力,不持续加强生态建设,柳州的经济发展没有明天,不可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在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陆铫看来,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技术、人才的高度集聚,在这样一些方面,柳州存在短板。“但以前发展不起来,不等于以后不会发展。比如,随着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聚集力也在提升。其向轻量化、高端化、智能网联方向发展需要更多配套企业跟进,我们在人才、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是可以把相关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做起来的。”
“目前,是通过中央支持资金、地方财力投入、市场化方式来筹集。在‘三年攻坚行动’中,柳州每年将新增财政性支持工业发展资金100亿元。但这些与实际的需求还有着很大的差距,需要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去参加了。”柳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建武告诉记者。
赵福坦言,现在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全民的期望值提高了,很多人认为打几场攻坚战、关停一些企业,就能够把环境问题完全解决了。但真实的情况是,不能脱离发展实际一刀切,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续用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习曾深刻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赢,引领靠理念,关键在行动,长久看定力。
在探寻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得益彰中,柳州在高水平发展之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日报调研组成员:季正聚 曹红艳 周骁骏 牛 瑾 童 政 张 雪 朱柳蓉 执 笔:曹红艳 牛 瑾 张 雪)
践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典型——对广东佛山的调查与思考(2021年1月13日)
经济日报刊出深度调研报道,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致函经济日报(2021年1月13日)
贵阳后发赶超——践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调研记(2021年3月22日)
经济日报《贵阳后发赶超》调研报道在贵州产生热烈反响(2021年3月23日)
专访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奋力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2021年3月25日)